特级黄一级视频免费播放-wwwxxxcom-樱花草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亚洲天堂2014|www.bjbook1818.com

行業新聞

面對小區“狗患”,物業能做什么?職責何在?

時間:2024-10-18

日前,與狗有關的新聞報道頻頻登上熱搜,一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違規飼養大型犬、烈性犬,遛狗不牽繩,小區流浪狗傷人、破壞財物等種種現實問題頻發,一度造成“社區狗患”。

 

而養犬帶來的環境衛生、噪音擾民、社區安全等問題也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居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質量,尤其是犬類天然的攻擊性和狩獵欲望,甚至威脅到了如老人、小孩等部分群體的生命安全問題。

 

每次“狗患”事件發生后,人們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找物業服務企業維權。那么,物業服務企業是否真的就是“狗患”問題的責任主體?面對“狗患”問題,物業服務企業在職責范圍內,又能夠做些什么呢?

 

01預防“狗患”,物業服務企業有責

 

人犬矛盾問題由來已久,盡管全國各地已相繼推出了養犬管理條例,對于禁養犬種、養犬數量、規范養犬行為均有明確的規定。但現實生活中狗患問題依舊很突出。2021年9月20日,河南安陽一位八旬老人在小區遛彎時被兩條大型犬咬傷。根據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監控視頻可以看到,在狹窄的小區道路上,兩條黑色高大的貴賓犬撲到老人身上撕咬。事故發生后,通過相關媒體的跟蹤報道,引起全網議論關注。最終,河南安陽通報了對涉“狗咬人”事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理決定,此事也算是告一段落。雖然該事件中的主要矛盾雙方是狗主人與受傷老人,物業服務企業并未牽扯其中,但其中有一個特別關鍵的細節,值得物業服務企業關注,那就是“物業服務企業提供了監控視頻”。這個視頻是該事件中認定侵權主體、侵權行為、因果關系的關鍵性證據。

 

雖然,對于家養寵物犬侵權事件來說,養狗的業主是第一責任主體,但如果侵權事件發生在小區公共區域內,物業服務企業也應當采取合理措施進行制止或對于違規養犬行為進行報告并協助處理。在《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條中就明確規定“物業服務人應當維護物業服務區域內的基本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護業主的人身、財產安全。對物業服務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消防等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當及時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協助處理。”即物業服務人基于法律規定對小區范圍內的業主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僅在合理措施范圍內具有保護義務。

 

造成社區“狗患”的原因除了業主違規養犬、不文明養犬之外,流浪狗泛濫也是造成狗患的重大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統計,全球共有超2億只流浪狗,而中國約有4000萬只流浪狗,占總數量的20%。這些生存環境惡劣、性情不穩定、可能帶有致命細菌病毒的流浪狗隨時有暴起傷人的危險。物業服務企業作為小區公共區域的管理人,如果對于小區內的流浪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一旦發生侵權事故,物業服務企業就可能面臨一定的賠償責任

 

02面對“狗患”,我們能做什么?

 

社區“狗患”由來已久,徹底解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社會各方共同發力,僅就物業服務企業來說,可以在職責范圍內做好以下幾點:

 

物業服務人是養犬業主和懼犬業主的橋梁,切勿倒向任何一邊,而應做到依法依規、合理引導。

 

我們知道愛犬之人,與犬甚至能成為僅次于親情關系的密切關系,這種關系不容侵犯、不容傷害、不容歧視敵意。但物業服務企業作為乙方,服務的是整個業主群體,這就要求既要保護愛犬業主合法權益,還要保護懼犬業主合法權益,更要維護小區安定和諧。有賴于此,物業服務人要搭建橋梁,讓養犬的不越界,懼犬的敢出來。

 

物業服務企業作為養犬管理工作的最末端,應當承擔協助相關部門展開宣傳和引導,督促養犬業主遵守行為規范和法律法規的責任。

 

物業服務企業在社區治理的環境中,本身沒有執法權,但可以積極配合職權部門落實執法效果。做好執法宣傳是做好養犬管理的重要一環,首先,物業服務企業可以將所在區域不文明養犬被行政處罰的案例,在隱去當事人關鍵信息的前提下張貼在小區顯著位置,也可以采用互聯網創新方式將不文明養犬處罰案例發布到微信公眾平臺等新媒體平臺;其次,給養犬業主發放所在省、市的養犬管理辦法及其他相關文件,讓社區居民都能了解到不文明養犬將面臨的行政處罰及其他負面影響;做好犬類知識的科普,向社區居民明確禁養犬類名錄及大型犬、烈性犬的相關禁止性規范;組織文明養犬的宣傳,給養犬的業主發放拾便器、牽狗繩、拾便袋等工具幫助業主文明養犬;最后,聯合社會機構如寵物醫院、行業協會等專業機構組織義診、講座等公益性活動,普及文明養狗知識。

 

設置流浪犬只社區范圍臨時滯留中心或與公益養犬組織建立聯系,限制流浪犬只在社區流動,并及時清除。

 

居民小區是流浪狗生存的主要庇護所和食物來源,物業服務企業作為小區的直接管理者,在流浪狗問題上需要更具有主動性和更積極地開展作為。深受“狗患”侵擾的社區內,物業服務企業可以主動設置專門的流浪犬只滯留中心,將流浪犬只、走失犬只進行統一收容管理,經過一定時效后聯系所屬管轄區域的公安機關進行收容處理,這樣不僅保證了流浪犬只收容的效率和時效,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流浪犬只在小區內活動的時間和范圍,避免了可能的犬只傷害時間,也有利于減少公安機關收容機構的負擔。

 

幫助設立業主犬只自律組織,推動養犬群規范自律,公示自律公約,業主進行監督。

 

文明養犬社區自治組織的出現,是社區“狗患”治理的新方向。依靠群眾解決群眾矛盾,既能有效減少社區涉犬投訴量、減輕基層派出所社區民警的工作壓力,又保證了鄰里和諧。養犬人作為養犬的受益者,也理應成為規范養犬行為的第一責任人,養犬社區自治理順了養犬責任關系,真正做到了政府瘦身,基層政府職能部門減負效果,找到了社區狗患問題高效解決的途徑。

 

物業服務企業應主動掌握管理區域內業主的養犬情況,組織有意愿的業主并聯合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基層公安機關成立文明養犬志愿服務協會,通過定期提供場地、組織線下志愿活動,日常勸導小區內不文明養犬行為。后期運作成熟以后,物業服務企業及基層派出所接到投訴以后可以轉給志愿服務協會先行處理,將專業事情交由專業人員去做。

 

推動智慧社區新技術措施,建立文明養犬獎懲機制并設立有關基金。

 

物業服務企業協同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嘗試推動對犬類技術識別、定位、引導等措施,通過建立小區養犬檔案對文明養犬業主進行表彰,鼓勵這一措施逐步擴大孵化。

 

社區“狗患”的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重要的是能夠持續管控和保持,這需要社區居民和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努力,更離不開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相關政府主管部門的工作。對于養犬人來說,文明養犬是其應盡的責任,每年定期給愛犬打疫苗,了解養狗的知識也是每名養犬人應當掌握的“軟實力”。對于物業服務企業來說,宣傳文明養犬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持續不斷地引導和激勵,直到讓文明養犬成為一種習慣。

 

總的來說,從監督到服務,物業服務人在推動小區文明養犬工作過程中應轉變思路,以“服務養犬人”來推動“管理養犬人”。

 

作者單位:北京高文(西安)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