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已經十六年了,其中在集團公司工作了三年,這是一個有著70年歷史、經歷國有到改制的老企業,在那里我見了世面、開了眼界,熟悉了人情世故和各種健全的制度和體系,感受了強大的團隊力量以及穩定的崗位優勢,也扎實地奠定了我之后的管理之路。
從集團公司下來后,剩余的十三年一直在物業公司。任職物業公司總經理的幾年時間里,公司合同額從一千多萬到一個億,人、財、項目、制度、管理等在集團公司領導下、在一眾兄弟姐妹們的共同努力下,從小到大、從無到有,本人如履薄冰,親歷親為,歷盡艱辛和萬苦,飽受煎熬與折磨,雖然不易,但對我個人而言,這段時間進步最快、成長頗多.......基于管理,有如下一些淺見,與大家共勉。
有夢想
俗話說,人如果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區別?不論是干事業還是做管理,哪怕是做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也要樹立夢想。有了夢想才會有持續不斷的激情,我們的事業才會有更加清晰的目標,我們的能力也愈發強大、愈有效能。人的生命的內容,將全由憧憬而決定。夢想,就是生命歷程的預言。
此外,夢想是團隊的燈塔。夢想也為我們規劃出好的管理的路徑。管理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達到“大道無為、無為而治”的高超境界。好的管理者必然是美好藍圖、美妙愿景的描繪者,一個善于統一夢想的大家,而不能是一個蠻干者。編織好團隊這個大夢想,一起筑夢、圓夢,這個美好過程必將實現高效、無為而治的管理。
修身養德,樹立標桿
古話說:小財靠智、大財靠德;也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作為大小管理者,首先要做榜樣,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堅持做忠誠、嚴于律己、艱苦奮斗、敬業奉獻、不忘初心等所有正能量的事,如此才能服眾。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謂“言教不如身教”、“強將手下無弱兵”。教育家提倡家長做好孩子的榜樣,所以一般來說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
企業家提倡管理者要做好員工的榜樣,有什么樣的管理者就會造就什么樣的員工。榜樣有著巨大的魅力,如果想做好管理,首先應該具有這種魅力。只知道指揮別人,自己卻不做或者根本做不到,永遠都是紙上談兵,既做不成人,也做不好管理。英國畫家威·亞歷山大有句名言: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
建立優秀的互補的團隊
我認為,做團隊的一把手不一定是千里馬,但一定要做伯樂。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第一要務,就是選拔發現人才、任用人才、建立優秀的團隊。管理者不能三頭六臂,個人能力一定是有限的,管人、管錢、拓展業務、項目管理等都要有專業的人才。管理者要選擇那些認同團隊價值觀、優勢能夠互補的優秀人才融入團隊。
另外并不是所有最強的人組合在一起就能組成一個最強的團隊,團隊成功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整體優勢,這就需要團隊中的成員做到優勢互補,實現整體力量大于局部之和。這就像美國男籃“夢之隊”都是由NBA的明星球員組成,但不是哪一次比賽都能拿冠軍是一樣的道理。梁山一百單八將之所以能揭竿而起、成就一番可歌可泣的英雄霸業,也是因為各懷絕技、團結協助。我想包拯身邊如果只有出謀劃策的公孫策,沒有頂尖高手“御貓”展昭提供安全保護,估計自家性命都難以保全,也不會有傳于后世的包青天的偉岸形象了……
價值觀的認同也很關鍵,不認同團隊的價值觀大家就不能實現很好的溝通,也就不可能有效率可言。
當然,團隊的領導者更要有包容之心、能受得起委屈,引導團隊發展出團隊精神和團隊規范,使得團隊成員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團隊的一員,把自己的前途與團隊的命運緊緊地維系在一起,愿意為團隊的目標和任務盡心盡力。團隊成員間要互相信任、互相依存、互相 協作、互相幫助。團隊成員士氣高昂,不畏艱難,時刻保持旺盛的斗志。
建立日趨完善的各項企業管理制度
小企業人管人、中等企業制度管人、大型企業文化管人。我們很多企業都長期處于制度管人的階段,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這十幾年的工作中逐漸發現,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人管人累死人。公司發展早期十個八個項目經理,一二十個項目,不說副總,就是總經理一個星期都能過一遍,如今公司中層干部近百人,靠總經理盯不現實,靠副總去盯也已經不現實,建立制度去規范大家的行為是唯一的出路。
企業發展的過程,也是各種制度完善的一個過程,只有不斷完善的、適合企業當下的一系列制度,管理者才能抽身于日常事務、抬頭看路,才能專注于定目標、定戰略;有了制度,也才能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
質量(品質)就是企業生命
在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一個企業要想求生存、謀發展,首先就要打造一流的質量、一流的產品,用一流的產品去贏得用戶的青睞和信賴,從而開創一流的品牌和市場。
讓我們看一下80年代中期的海爾,總裁張瑞敏毫不猶豫、親自帶頭把有缺陷的76臺冰箱當場砸了個粉碎,在場的職工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沒有轉化為市場價值而是變成了一堆廢鐵,都流下了羞愧的淚水。職工內心的強烈震撼和領導層的大刀闊斧,斬斷了海爾員工對質量問題心存僥幸的劣根。從此一個斬新的海爾就在這種質量理念中起飛了,經過十幾年的披波斬浪,“海爾”品牌成了中國入選全球最具價值的500強品牌之一。
日本的百年企業逾2萬家,中國僅幾家。在日本有一家小公司,這個公司只有幾十名員工,他們研制出了一種螺母,取名為“永不松動”。公司的人放出豪言,說這款螺母用一百年都不會松動。有的國家就不相信非要研制出比這個還先進的,但是至今沒有突破。后來這款螺母受到無數國家的青睞,日本也得以壟斷了螺母市場。
什么原因呢?我也查了很多資料,最后得出我認為最重要一條經驗就是,因為日本地少人多,客戶有限,各種資源極度匱乏,作為一家企業在這種嚴峻的市場環境中想要生存下去那就必須要有工匠精神,不論處在哪個行業必須堅守質量、做精做專,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生存、才能發展,也造就了一大批百年企業。
物業行業也是如此,當此“亂世”,也是行業洗牌的時機,有“危”也有“機”。作為一個十幾年的物業企業,我們還是要堅守一直以來傳承的雅潔“品質”、也是堅守我們的企業生命。我相信,守著這條紅線,無論驚濤駭浪,我們必定劈風斬浪、逆勢而上。
做管理要“狠”
做管理“大善即惡,大惡即善”、管理層也經常提倡狼性團隊文化……,種種表明,特別在一個發展型、上升期的公司,管理者要敢擔當、大膽管理,“老好人”一定做不來管理。
管理項目要“狠”。公司九成以上項目都是政府委托管理,如果在管理上松散、不作為,不能堅守甲方要求的各項服務標準,下一個合同期就會被淘汰,就砸了我們自己的飯碗,所以只有嚴格要求、堅守品質,企業才能生存。
用人上更要“狠”。一狠是一定敢于并及時提拔使用團隊中優秀的人才,為團隊充實新鮮活力血液,也防止優秀人才的流失;二狠是一定要敢于及時清除團隊中濫竽充數、負能量的人,每個負能量的員工都是團隊的定時炸彈,只有及時排除,管理者和團隊才能得以幸存。
財務上也要“狠”。嚴格、嚴謹的財務制度,不僅可以規避各種財務、稅務等風險,也能打造一個風清氣正的團隊,讓員工知道該拿的錢公司一分不會少給,不該拿的錢絕不能伸手。財務管理嚴格,企業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才能保證團隊成員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保持企業更好、更長久地發展。
……
總之,管理是一門大學問,管理更是一門藝術。管理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所謂可意會不可言傳也,好的管理方法還需要理論結合實踐,自我發掘。一定沒有一套管理方法適合所有企業,只有適合不同企業的不同制度,路漫漫其修遠兮,讓我們在管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持續改進,不斷感悟、領悟、覺悟……,早日實現我們的管理目標和愿景!!